首页

女王sm小说

时间:2025-05-25 19:27:19 作者:不下床就能洗上热水澡 老年助浴服务用上了“黑科技” 浏览量:88809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题:“部长通道”再启,集中回应关切

  作者 武一力

  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开启。面对记者抛出的10个问题,5位部长坦诚作答,集中回应关切。

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图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回答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传递民生温度

  截至2023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29700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1.1%。如何应对老龄化?民政部部长陆治原的回答给老年群体带来“定心丸”。

  陆治原介绍,民政部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养老资金来源问题;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解决由谁来提供养老服务,提供什么样的养老服务问题;健全健康支撑体系,解决“老有所依”,老年人的康养问题。

  “大多数的老年人还是愿意选择居家养老,这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陆治原说,民政部门要顺应这一需求,为居家养老提供服务。要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以养老,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便捷的养老服务。

  质量和标准工作与人民生活、社会生产息息相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表示,将发挥标准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中的牵引作用。将进一步提高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标准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展现发展底气

  谈及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用四个字概括:“全、多、大、强”。

  金壮龙用数字说话:中国现在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的全部工业门类。在全世界500种工业品种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接近40万亿元,占GDP的31.7%;制造业规模占全球30%以上,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此外,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通信网络设施,5G基站达到338万个。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也分享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成绩: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还有邮政快递网、世界级的港口群。重点工程加快建设,包括川藏铁路、深中通道,“四好农村路”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全部的建制村都直接通了邮。

  复盘总结问题

  生态环境部去年多次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赴地方检查,推动各地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强调,对这些行为我们绝不能容忍,必须坚决打击,而且要铲除其滋生的土壤。

  黄润秋介绍,“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针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问题,开展了为期四年的专项整治。“公开曝光了457个典型案例”“查处了企业在环境自行监测方面的造假案件4255件”……他罗列的一系列数据,凸显中国加大对生态系统保护和监督力度的决心。

  李小鹏思考的是,如何把春运工作做得更好。他说,通过春运这40天,有力展示了一个人员和货物高效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但也深知还有很多不足,比如排队、拥堵、服务不周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不够充足等,“我们高度重视,正在复盘总结,准备采取措施不断地完善。”

  李小鹏说,下一步,我们将努力提高综合运输的服务保障能力,努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完)

【编辑:王祎】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金观平:可持续交通为强国建设夯基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张志强:以前我们都是独立来应用,这是第一次阵列化应用,我们的速调管在国际上已经达到了先进的水平。这些年,我们在深空探测领域相继发展了像用在探月和探火两大工程当中的速调管,后续我们也发展了70千瓦用于小行星探测,像今天“复眼”工程,还有包括我们在100千瓦、200千瓦、250千瓦当中都在陆续开发新的产品,力争为我们国家未来的深空探测,特别是更遥远星系的探测发挥更大的作用。

广东省2024年春季高考投档线公布

据统计,自2020年8月26日由招商局邮轮有限公司(简称“招商邮轮”)打造的首艘综合性微游轮“大湾区一号”投入运营以来,在蛇口邮轮母港开展的“海上看湾区”高端微游轮项目已累计开航4565艘次,接待旅客82.7万人次。

山西:人工造林规模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据媒体报道,河南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队长冯海河介绍,即使从来没有操作过AED的人,根据设备上的声音提示就能掌握设备,使用并没有太大难度。

兴凯湖进入候鸟南迁高峰期 日均过往候鸟达3.5万只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前不久中菲海警船在仁爱礁海域再次发生碰撞,据统计今年以来双方在争议海域发生近10次摩擦,菲军政官员认为中方行动更加强势,美方重申《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对菲支持。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川港深化职业教育合作 为两地青年搭建多元化升学阶梯

官方数据显示,临港新片区已集聚卫星制造和卫星应用领域创新平台2个,国家、省部级实验室4个。临港新片区正积极推动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突破卫星批量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基本建成低成本脉动式卫星批量生产线,力争建成中国领先的卫星智能化、标准化、批量化制造基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